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及球拍。手柄结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前部设有用于放置食指的卡槽;手柄后部设有与手掌虎口抵持的凹部;手柄上设有与拍板的连接部。中式握法球拍包括拍板;所述的中式握法手柄结构与拍板连接;所述卡槽位于所述手柄与拍板的连接部;凹部位于手柄远离拍板的手柄后部。本发明提供的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及球拍,方便握持,手指对拍板触球时的感觉更灵敏,使用时各个角度摆动范围大,兼备灵活性、正反手技术发挥的便利性和兼容性,而且无需变换手型。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2169282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01.05 (21)申请号 5.1 (22)申请日 2020.11.11 (71)申请人 韩磊 地址 277000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中心街 办事处薛文组团2号楼2单元502室 (72)发明人 韩雪冰韩磊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295 代理人 黄为黄修远 (51)Int.Cl. A63B 60/12 (2015.01) A63B 59/42 (2015.01) A63B 67/04 (2006.01) A63B 102/16 (2015.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及球拍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及球 拍。手柄结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前部设有用 于放置食指的卡槽;手柄后部设有与手掌虎口抵 持的凹部;手柄上设有与拍板的连接部。中式握 法球拍包括拍板;所述的中式握法手柄结构与拍 板连接;所述卡槽位于所述手柄与拍板的连接 部;凹部位于手柄远离拍板的手柄后部。本发明 提供的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及球拍,方便握持,手 指对拍板触球时的感觉更灵敏,使用时各个角度 摆动范围大,兼备灵活性、正反手技术发挥的便 利性和兼容性,而且无需变换手型。 A 2 8 2 9 6 1 2 1 1 N C CN 112169282 A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包括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前部设有用于放 置食指的卡槽(4);手柄(1)后部设有与手掌虎口抵持的凹部(3);手柄(1)上设有与拍板(2) 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正面设 有拇指第二节指节的导向部(7),还设有拇指头支撑部(5);导向部(7)与凹部(3)之间圆滑 过渡;所述卡槽(4)、凹部(3)和拇指头支撑部(5)三者之间呈三角形分布;所述拇指头支撑 部(5)设有防滑软垫(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设有能 与食指中节和远节两者内侧相贴合的第一弧面(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背面设 有第二弧面(10);所述第二弧面(10)位于第一弧面(8)与凹部(3)之间;第二弧面(10)与第 一弧面(8)之间圆滑过渡,第二弧面(10)与凹部(3)之间圆滑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后部包括 延伸至手掌虎口后侧与手腕之间的第一延伸部(14);所述卡槽(4)和凹部(3)分别位于手柄 (1)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3)一侧设有 能与手掌大鱼际贴合的第二延伸部(9);第二延伸部(9)一端朝远离手柄(1)中线方向延伸; 第二延伸部(9)与手柄(1)的第一延伸部(14)两者相邻边缘的夹角在40°至8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连接部 包括设置在手柄(1)上的凹槽(15);所述凹槽(15)与拍板(2)上朝向手柄(1)一侧的凸缘相 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连接部 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将拍板(2)边缘的延伸部夹在中间的夹持件。 9.一种中式握法球拍,其特征在于,包括拍板(2);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6或7或8中所 述的中式握法手柄结构通过手柄(1)的连接部与拍板(2)连接;所述卡槽(4)位于所述手柄 (1)与拍板(2)的连接部;所述凹部(3)位于手柄(1)远离拍板(2)的手柄(1)后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中式握法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3)上离拍板(2) 最近的点基本位于拍板(2)中心线页 一种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及球拍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乒乓球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及球拍。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国际乒乓球的不断发展,直板和横板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两种技术流派。但是 这两种球拍和相应的技术各有它的优劣之处,有行内共识的弱点和技术短板,同时也具有 两种拍型不可相互取代的优点和长处。 [0003] 在使用直板球拍进行反手击球时,肘部有点呈反关节,而且由于握拍姿势的关系, 反手所能覆盖的范围小,会成为直拍球员的弱侧。直板在进行正、反手转换时,需要重新调 节各手指位置,影响了转换速度。直板在握拍时,拍板位置靠下,不仅可允许手腕的内旋角 度小,导致部分击球技术难以打出较高的旋转速度,而且在正手横向伸直手臂时,拍板顶端 仍然存在朝下倾斜的问题,造成正手的覆盖宽度不能最大化。直板在正手状态下,需要拇指 刻意内扣才能将拍板调整至竖直状态,否则会出现板面上翘的问题。直板横打时,用于扣住 手柄的食指明显无法参与发力,功能最全、感觉最灵敏的食指无法被充分利用。因此,即使 直板能发挥细腻、灵活的正手和较好的近台技术,但在反手方面其发力、控制等综合能力均 明显弱于横板的反手。 [0004] 在使用横板球拍时,由于各手指均握在手柄上,不仅手指对拍板触球的感觉差,而 且也限制了手腕的灵活性,正反手发力基本依靠手臂,导致其在近台无法做出较为细腻、灵 活的技术动作。横板正手发逆旋转球时,也需要变换手指握持姿势,增加了技术难度。由于 正反手握拍拍头自然上翘,一些台内小球技术无法运用,无法做到全台无死角进攻。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及球拍,方便握持,手指对拍板触球 时的感觉更灵敏,使用时各个角度摆动范围大,兼备灵活性、正反手技术发挥的便利性和兼 容性,而且无需变换手型。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前部 设有用于放置食指的卡槽;手柄后部设有与手掌虎口抵持的凹部;手柄上设有与拍板的连 接部。 [000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的正面设有拇指第二节指节的导向部,还设 有拇指头支撑部;导向部与凹部之间圆滑过渡;所述卡槽、凹部和拇指头支撑部三者之间呈 三角形分布。 [0008]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拇指头支撑部设有防滑软垫。 [0009]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设有能与食指中节和远节两者内侧相贴合 的第一弧面。 [0010]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的背面设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位于 第一弧面与凹部之间;第二弧面与第一弧面之间圆滑过渡,第二弧面与凹部之间圆滑过渡。 3 3 CN 112169282 A 说明书 2/5页 [0011]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凹部一侧设有能与手掌大鱼际贴合的第二延伸 部;第二延伸部一端朝远离手柄中线方向延伸;第二延伸部与手柄的第一延伸部两者相邻 边缘的夹角在40°至80°之间。 [0012]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和凹部分别位于手柄的两侧。 [0013]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的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手柄上的凹槽;所述 凹槽与拍板上朝向手柄一侧的凸缘相适配。 [0014]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的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将拍板边缘的 延伸部夹在中间的夹持件。 [001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中式握法球拍,包括拍板;所述的中式握法手 柄结构通过手柄的连接部与拍板连接;所述卡槽位于所述手柄与拍板的连接部;凹部位于 手柄远离拍板的手柄后部。 [0016]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凹部上离拍板最近的点基本位于拍板中心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中式握法手柄结构及球拍的优点为: [0019] 1、其结合了直板和横板的优点,同时不存在直板和横板两者的缺点。使用该中式 握法球拍时,手掌的虎口抵住手柄的凹部,食指勾在卡槽处,通过虎口和食指相向限位固定 住手柄,此时中指、无名指和尾指三者的末节指肚可自然压在拍板背面,而且不会妨碍反手 击球。由于凹部和卡槽并非采用通孔,握拍过程方便,手指背部、手指与指甲连接处等皮肤 较薄、不耐磨的部分不会被剐蹭,避免了手指局部破损发炎,使用舒适度更好,而且对球拍 进行不同角度调节时更灵活。该球拍正、反手的覆盖宽度均大于直板和横板球拍,增加了拍 板板面击球的力臂,加大了击球的力度,而且各方向转动灵活,有利于各种弧圈球、台内球 等技术的发力,在近台也能作出细腻、灵活的动作变化。利用虎口卡住固定板型,食指扣住 作为正反手主要发力点,不容易脱手。此外,由于中指、无名指和尾指指肚可压在拍板背面, 通过手指能感觉到拍板触球时的细微变化,而且利用各手指间的细微动作调整可在触球时 增加拍板对球的包裹感,更有利于打出高质量的弧圈球和台内球,且控制更精确。正手时无 需拇指刻意压板也能避免拍板正面上翘,降低了握拍技术难度。 [0020] 2、手柄正面的导向部能对拇指第二节指节进行导向,从而食指与卡槽的接触部 位、虎口与凹部的接触部位、拇指头与拇指头支撑部的接触部位呈三角形分布,拇指与食指 分开形成八字形,进一步提高了握拍的稳定性和出球的准确性。拇指在反手击打球的过程 中起到主要作用。此外,使用时通过控制拇指头按压拇指头支撑部力量的大小,可精确调节 球拍倾斜的幅度,从而方便调节球的飞行高度及弧线、拇指头支撑部的防滑软垫可防止拇指头一侧相对手柄滑动,避免拇指表皮擦 破,提高舒适性。 [0022] 4、卡槽边缘处的第一弧面能与食指中节和远节两者内侧相贴合,不仅提高了握拍 的舒适度,而且能利用食指进行小幅度发力,有利于提高技术的细腻性。 [0023] 5、手柄的背面的第二弧面能与食指近节贴合,进一步加强握拍的稳定性。 [0024] 6、凹部一侧的第二延伸部能与手掌大鱼际贴合,利用手掌大鱼际处大面积的柔软 肌肉来提高握拍时柔性手感,握拍时对球拍的定位效果和击球触感更佳。第二延伸部与手 4 4 CN 112169282 A 说明书 3/5页 柄的第一延伸部两者相邻边缘的夹角在40°至80°之间,在做出弧圈球或台内球等需要转动 球拍的技术时比较灵活。 [0025] 7、凹部上离拍板最近的点基本位于拍板中心线的延长线上,有利于将正反手时拍 板覆盖宽度最大化,击球也更有力。第二延伸部和卡槽分别位于延长线的两侧,球拍稳定性 更好。 [0026]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 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 图1为实施例1中式握法球拍的正面视图; [0029] 图2为实施例1中式握法球拍的背面视图; [0030] 图3为实施例1中式握法球拍的左视图; [0031] 图4为实施例1手柄的结构立体图; [0032] 图5为实施例1单片芯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6为实施例2中式握法球拍的握持状态图之一; [0034] 图7为实施例2中式握法球拍的握持状态图之二; [0035] 图8为实施例2中式握法球拍的正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0037] 实施例1 [0038]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中式握法球拍,包括相连接的手柄1 和拍板2,手柄1与拍板2的连接部设有用于放置食指的卡槽4。在手柄1远离拍板2的手柄1后 部设有与手掌虎口抵持的凹部3。本实施例中,拍板2上靠近手柄1的边缘处设有让位槽,卡 槽4位于让位槽一侧的边缘处,这种结构在使用时有利于食指、手掌虎口靠近拍板2,中指、 无名指、尾指三者指肚位置均能较轻松地放置在拍板2背面,触球感觉更好。 [0039] 手柄1的正面设有拇指第二节指节的导向部7,还设有拇指头支撑部5。导向部7与 凹部3之间圆滑过渡。卡槽4、凹部3和拇指头支撑部5三者之间呈三角形分布。拇指头支撑部 5设有防滑软垫6,具体可选用橡胶垫。 [0040] 卡槽4设有能与食指中节和远节两者内侧相贴合的第一弧面8。此时食指中节和远 节之间有微小弯曲,动作舒适。 [0041] 手柄1的背面设有与食指末节贴合的第二弧面10。第二弧面10位于第一弧面8与凹 部3之间。第二弧面10与第一弧面8之间圆滑过渡,第二弧面10与凹部3之间圆滑过渡。 [0042] 凹部3一侧设有能与手掌大鱼际贴合的第二延伸部9。第二延伸部9一端朝远离手 柄1中线 CN 112169282 A 说明书 4/5页 之间。 [0043] 凹部3上离拍板2最近的点基本位于拍板2中心线的延长线上,即位于延长线上或 工程上允许的偏差范围内。第二延伸部9和卡槽4分别位于延长线包括固定连接的芯板11、第一夹板12和第二夹板13。芯板11的 正、反面均为平面。第一夹板12凸出于芯板11的正面,第二夹板13凸出于芯板11的反面。芯 板11与拍板2固定连接。芯板11被夹在第一夹板12和第二夹板13之间。凹部3和拇指头支撑 部5均设置在芯板11上。导向部7设置在第一夹板12上,手柄1背面的第二弧面10设置在第二 夹板13上。芯板11、第一夹板12和第二夹板13三者一端共同构成与食指中节和远节两者内 侧相贴合的第一弧面8。 [0045] 此外,由于很多乒乓球爱好者喜欢根据个人喜好拼装球拍,例如选用固定的拍板, 只更换手柄。因此,也可以只单独做一种中式握法手柄结构,手柄1的前部设有用于放置食 指的卡槽4,手柄1后部设有与手掌虎口抵持的凹部3,手柄1上设有与拍板2的连接部。手柄1 的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手柄1上的凹槽15。该凹槽15与拍板2上朝向手柄1一侧的凸缘相适配。 本实施例中,手柄1的芯板11包括对称布置的两片芯板模块。上述凹槽15设置在两片芯板模 块相对布置的端面上,拍板2上朝向手柄1的一侧设有凸缘,拍板2的凸缘被夹在两片芯板模 块之间并位于凹槽15内通过黏胶固定,也可以通过铆钉或其它方式固定。此外,芯板11也可 以为一体式结构,凹槽15直接开设在芯板11上;或者手柄1为一体式结构,凹槽15直接开设 在手柄1上。 [0046] 除上述实施例外,手柄1上与拍板2配合的连接部也可以不采用凹槽15的连接结 构。手柄1的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将拍板2边缘的延伸部夹在中间的夹持件。例如手柄1 只采用两个夹持件,分别为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拍板2一侧边缘的延伸部被胶合在第 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拍板2边缘的延伸部两侧均为平面,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 两者用于与拍板2延伸部胶合的面也为平面。拍板2边缘的延伸部其长度与手柄1的夹持件 长度基本一致。此外,夹持件也可以为三个以上,例如采用四个夹持件,各夹持件从四个方 向将拍板2一侧边缘的延伸部夹在中间并胶合。 [0047] 拍板2与手柄1之间也可以一体成型。 [0048] 实施例2 [0049] 如图6至图8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将卡槽4设置成离开拍板2的边 缘,此时手柄1与拍板2的连接部不设置让位槽。该种结构的中式握法球拍可采用传统拍板, 通用性更好。 [0050] 使用该中式握法球拍时,手掌的虎口抵住手柄1的凹部3,手掌的大鱼际贴合在凹 部3一侧的第二延伸部9处,食指中节和远节勾在卡槽4的第一弧面8处。通过虎口和食指相 向限位固定住手柄1,此时中指、无名指和尾指三者的末节指肚可压在拍板2背面。由于凹部 3和卡槽4并非采用通孔,握拍过程方便,而且对球拍进行不同角度调节时更灵活。该球拍 正、反手的覆盖宽度均大于直板和横板球拍,而且各方向转动灵活,有利于各项技术的发 挥,在近台也能作出细腻、灵活的动作变化。此外,由于中指、无名指和尾指指肚可压在拍板 2背面,通过手指能感觉到拍板2触球时的细微变化,而且利用各手指间的细微动作调整可 在触球时增加拍板对球的包裹感,更有利于打出高质量的弧圈球和台内球,且控制更精确。 6 6 CN 112169282 A 说明书 5/5页 正手时无需拇指刻意压板也能避免拍板正面上翘,发逆旋转球、正反手转换时无需转变手 型,降低了握拍技术难度。食指中节和远节两者内侧与卡槽4边缘处的第一弧面8贴合,不仅 提高了握拍的舒适度,而且能利用食指进行小幅度集中发力,有利于提高技术的细腻性。 [0051] 虎口、食指握拍更牢固,正反手拉、拧、挑等技术相对于传统直板、横板打法都有所 提升。食指配合手腕能更好地打出高质量台内小球,在实战中正反手转换时不需要调节手 指,简化了复杂的技术争取了击球时间。 [0052] 拍板2顶端的力矩和力臂大于直板和横板,除了中指、无名指之外,远台进攻时可 以用上小拇指,三指同时顶在拍板2背面加上食指勾拍大大增加了击球力度。 [0053] 后面三个手指指肚贴在拍板2的胶皮上,加上手腕的灵活性和握拍最佳自然面,可 制造出强烈的旋转,同时还会提升球的绝对速度和相对速度。 [0054] 由于后面三个手指尖离击球点比较近,在击打球时,三个手指可以分开形成一个 扇面,包裹感更强,极大地提高了击球的稳定性。 [0055] 在进行正手击球时,具有板型对着来球方向的最大自然面。由于几个手指的释放, 台内正手球技术比传统直板更容易发挥,而中远台技术的发挥又更优于横板。 [0056] 在进行反手击球时,也具有板型对着来球方向的最大自然面。拍头自然下垂,加上 食指的勾力和腕部的灵活性,反手台内拧拉可控范围大,发力好、稳定性高,全面优于横板。 [0057] 本方案的中式握法球拍在使用时能形成优于传统直拍、横拍的最佳自然面,同时 能兼容(除直拍推挡之外)直板、横板的所有技术打法,着重加强反手位技术,实现全方位攻 势打法。 [0058] 该中式握法球拍在很好地符合人体生理的同时来改变握拍的方法,又简化了对手 和手指的限制,使手指相对固定又能相对释放,此外还能更好地适应每个人的手型。中式握 法球拍采用全木质手柄,出汗时不容易打滑。 [0059] 本中式握法球拍只是对手柄的握法进行改进,球拍板面采用了标准板面,符合国 际乒联的比赛器材标准。 [0060] 中式握法球拍的手柄采用模型多层板和轻质桐木通过3D打印胶合加工而成。多层 板为手柄,轻质桐木为符合手型的衬木,轻便牢固。 [0061] 球拍根据使用者手型大小可分为成人男款(大号)、成人女款(中号)、儿童款(小 号)。可分层次、分阶段来适合每个人的训练和比赛。尤其儿童启蒙阶段,使用大小尺寸合适 的球拍,能有助于早期正确技术的定型。 [0062]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 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7 7 CN 112169282 A 说明书附图 1/6页 图1 8 8 CN 112169282 A 说明书附图 2/6页 图2 图3 9 9 CN 112169282 A 说明书附图 3/6页 图4 图5 10 10 CN 112169282 A 说明书附图 4/6页 图6 11 11 CN 112169282 A 说明书附图 5/6页 图7 12 12 CN 112169282 A 说明书附图 6/6页 图8 13 13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至2030中国电力勘察设计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南宫ng28相信品牌力量
本文由:南宫28ng相信品牌提供